9月13日全國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工作推進大會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羅潭村召開。會議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精神,在總結近三年工作的基礎上,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工作。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永富,文化和旅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金早出席會議并講話。期間,湖南省副省長吳桂英現場進行了湖南旅游推介;湖南省張家界市、中國扶貧基金會、浙江省湖州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江蘇省無錫市陽山鎮、貴州省遵義市花茂村、湖北省羅田縣燕兒谷生態觀光農業有限公司7家典型單位和地區發言,介紹旅游扶貧經驗;大會發布了《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監測報告(2017年度)》和《全國鄉村旅游扶貧監測報告(2017年度)》;與會代表觀摩了張家界市慈利縣、武陵源區部分鄉村旅游扶貧點。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單位相關同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旅游、扶貧部門負責人及各地鄉村旅游企業代表280余人參加會議。
劉永富在會上介紹了黨的十九大關于脫貧攻堅的新部署新要求,總結了當前我國旅游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深入推進旅游扶貧工作提出相關建議。
劉永富指出,旅游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扶貧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鄉村旅游扶貧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是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脫貧。許多貧困戶直接從事旅游經營,有的在鄉村旅游大戶或旅游扶貧合作社中參與接待服務,有的在景區銷售農特產品,有的通過流轉土地、房屋出租、資金入股等方式獲取租金和分紅,貧困戶增收渠道明顯拓寬,思想觀念、市場意識、品牌意識和經營管理能力明顯增強。二是促進了貧困地區產業發展。貧困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傳統種植業、養殖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民族手工藝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許多貧困村實現了產業升級,由單一的農業種植業向綜合農業轉變。三是改善了貧困地區發展環境。在硬件方面,建設了一批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條件的基礎設施項目,貧困村村容村貌進一步改善,環境臟亂差問題有效解決,貧困群眾綜合素質有了很大提升,逐步形成了良好文明習慣。
劉永富強調,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期,旅游扶貧要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扶貧部門要積極配合文旅部門抓好落實,深入推進旅游扶貧工作。一是加強指導,建立減貧帶貧機制。開展旅游扶貧,發展旅游是基礎,帶動貧困人口脫貧是目的。旅游扶貧,沒有貧困人口參與是不行的,要提高貧困人口的參與度和獲得感,建立減貧帶貧機制。首先要發展旅游產業。結合貧困地區旅游資源特點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開發特色旅游產品,持之以恒地培育發展,不搞急功近利,不搞盲目跟風。其次要帶動貧困人口脫貧。提高貧困戶參與的組織化程度,引導勤勞致富,避免直接發錢發物、送錢送物。二是突出重點,做好深度貧困地區旅游扶貧工作。深度貧困地區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點難點,做好深度貧困地區旅游扶貧工作,不僅有利于加快當地脫貧攻堅進程,而且有利于當地群眾融入現代文明,有利于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根據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要求,文化旅游部、國務院扶貧辦將籌備召開促進深度貧困地區旅游發展的會議,會同有關部門支持深度貧困地區做好旅游扶貧工作,統籌考慮“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游線路,加強景區建設,改善交通環境,提升服務能力,扎實推進這項工作。各地也要統籌資源,做好本區域內的深度貧困地區旅游扶貧工作,助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三是總結經驗,展示旅游扶貧工作成果。旅游扶貧工作已持續開展4年多,各地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探索實踐了許多成功經驗和做法,要認真總結宣傳。旅游扶貧工作,不僅要有定性分析,還要有定量的數據統計,向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人民交一份亮眼的旅游扶貧工作成績單。
會上,李金早總結了我國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工作取得的成果,介紹了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工作的當前機遇和重大使命,并對今后全國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攻堅的工作重點提出相關建議。
李金早要求,各級旅游部門要按照黨中央戰略部署,堅定信心,把握方向,理清思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全力開創新時代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工作的新局面。一要抓思路,走對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的路子。二要抓重點,抓住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的關鍵。三要抓精準,確保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收益到戶到人。四要抓示范,發揮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的典型帶動作用。五要抓培訓,做好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扶志扶智工作。六要抓機制,強化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合力推進的保障。